业务领域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25-85231119

曹某与梁某、高某股权转让纠纷案

2019-12-30 陈宇 任视宇 字号

  【案情简介】


  2008年1月1日曹某与梁某、高某签订《转让协议》,约定曹某收购梁某、高某对A矿业公司的股权,在《转让协议》中,梁某、高某承诺“已探到11米宽的铜矿带一条,真实可靠。根据探查资料另有50米宽铜矿带一条正在探查中”,同时《转让协议》中还明确约定“矿山所投设施:a、电力设施有:100KVA、变压器一台……e、生产设备有:300吨选矿设备一套”。合同签订后,曹某依约支付了合同价款,然而,梁某、高某却始终未向曹某提供已探明存在11米宽的铜矿带的相关勘验资料,且在2008年5月9日,在曹某依约支付第三期合同价款后,高某、梁某带领人员将矿山所投设备私自搬离矿山。其后,曹某于2009年10月11日致函梁某及高某解除《转让协议》,并要求返还股权转让款。在屡次催要无果的情况下,曹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确认《转让协议》已经解除,并要求梁某、高某返还股权转让款。


  【代理思路】


 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:第一,矿山是否存在11米宽的铜矿带。第二,高某、梁某私自将矿山所投设备搬离的行为是对A矿业公司的侵权行为,还是违反《转让协议》约定内容的违约行为。


  针对第一个争议焦点,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,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承担举证证明的责任,因曹某以矿山不存在11米宽的铜矿带为由解除合同,其本应举证证明上述事实。而本案中,曹某并无任何证据证明矿山不存在11米宽的铜矿带。基于此,曹某的代理人以“已发生的积极事实会留下痕迹,这为收集证据证明该事实提供了可能性,但未发生的消极事实不会留有痕迹,故此,当事人很难举证证明某事实未发生”的传统证据学理论为切入点。充分论证应由高某及梁某承担矿山是否存在11米宽的铜矿带的举证责任,即应由高某、梁某提供证据证明矿山存在11米宽的铜矿带。


  针对第二个争议焦点,因矿山所投设备系A矿业公司的资产,如高某及梁某所交付的A矿业公司的资产中不包含矿山所投设备,则高某及梁某违反了合同的约定,构成违约。但如高某及梁某在交付A矿业公司相关资产后再私自搬离矿山所投设备,其行为仅构成对对A矿业公司的侵权行为,不构成违约,曹某自然无权依据该行为解除合同。基于此,曹某代理人就该部分的论述以交付矿山所投设备系高某、梁某的合同义务为切入点,着重阐述二人未依约交付的违约行为。


  【判决结果】


  本案合议庭全面采信了我方的代理观点,最终判决合同解除,并判令高某、梁某向曹某承担300万元的违约责任。


全国免费
咨询电话

025-85231119

15365101119

一键呼叫
关闭